【關於時間】有研究中西玄學的朋友,都會知道兩者在起命盤/星盤上,最大的分別之一是時間上的劃分。例如最熱門的八字和紫微斗數,用的出生時間是以「時辰」來劃分,就像看古裝片一樣,兩小時為一時辰,如11am-1pm是午時,一天就劃分為12時辰。另聽過鐵板神數的計算,則將一時辰細分為「刻」,以求計算更為精準。
而在占星方面,起星盤需要的出生時間,更需要去到「分鐘」,即同一天,12:15跟12:25的星盤已是不一樣,兩小時(一時辰)內已有很多不同的星盤。
起初以為只是東西方在計算時間上精準度的差別,但看了這篇文章,就長知識了,原來中國古代在計算時間上,已有「漏刻制」,將一時辰再細分為不同的時間單位,最細去到14秒為一單位。只是古人認為這只是天文的計算,對日常生活的應用沒什麼意義,所以繼續用「時辰」,也難怪在一般的玄學計算上,只以時辰去代表出生時間。不是沒有技術,只是實用的原因。
而西方的「性格」力求精準,天文、時間、占星三者互為相關,所以起星盤時皆以當其時行星的位置、地平線上出現的星座度數(上升星座),再配合地區的經緯度去計算。既然地球/星體一直在運行,要細看的話,理論上每一秒的星盤應當不一樣。
現代人生活複雜,人口又多,有較精準的計算,是比較能配合現代人的生活,亦可以更為個人化。
而在占星學上,差10分鐘的時間,可能已是不同的上升星座、行星的宮位分佈也可能有所不同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想更深入的了解占星,新一班占星入門班明年3月開課,現已接受報名,名額有限,2月前完成報名繳費可享早報優惠 :
http://magiclife.com.hk/id/2017astro/
*如同學有些課堂未能出席,會獲發該課之錄音,以便自行收聽學習
*適合人士 : 對占星沒什麼認識,從零開始學習,這是歡迎新手參加的入門班。又或對占星有一點認識,但想更有系統的學習,打好基礎。
#占星班M1 #學習占星